资讯动态
推荐产品
常见问题
摘要:实验采用低质量浓度的Cr(VI)溶液逐级驯化方法,从电镀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有效吸附Cr(VI)的微生物,经个体、群体形态鉴定,该菌为交链包霉。将该菌扩大培养后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制备成微生物吸附材料,用于处理模拟含铬废水。实验表明:经0.1mol/L的NaOH处理后的吸附剂对Cr(VI)吸附能力较强,在pH值为2.0,吸附时间为105min,吸附剂投加量为3.0g,吸附温度为35℃的条件下,处理含质量浓度为50mg/L的Cr(VI)废液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关键词:微生物吸附材料;Cr(VI);交链包霉传统的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主要有化学还原法[1-2]、膜分离法[3]、电解法[4]、吸附法[5]、离子交换法[6-7]等,这些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二次污染或成本过高等问题。微生物吸附法具有资金投入少、操作成本低、pH值及温度范围宽、吸附率及选择性高、处理含低质量浓度的金属的废水效果好以及能有效回收一些贵重金属等优点[8]。因此,在处理重金属污染和回收贵重金属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吸附法根据细胞的活性可分为失活微生物法和活体微生物法。活体微生物法受培养条件、菌龄、重金属的质量浓度等诸多因素限制;而失活微生物菌体作为吸附剂与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无关,具有便于贮藏运输、适应性强、更适合于处理成分复杂、活菌难于适应的工业废水等优点。因此本实验从电镀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高效吸附铬菌株,制备成失活微生物吸附剂;再根据实际电镀废水中Cr(VI)的质量浓度,研究该生物吸附剂对Cr(VI)的吸附特性,为该菌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上一条:
- 下一条:硅藻土被广泛应用于助滤剂和吸附剂材料